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04:25:48  浏览:856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



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现公告如下:
一、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
境内所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各类外汇收入必须及时调回境内。属于下列范围内的外汇收入(外商投资企业除外),均须按银行挂牌汇率,全部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
1、出口或转口货物及其他交易行为取得的外汇;
2、交通运输、邮电、旅游、保险等业提供服务和政府机构往来取得的外汇;
3、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应上缴的外汇净收入,境外劳务承包和境外投资应调回境内的外汇利润;
4、外汇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应结售的外汇。
下列范围内的外汇收入,允许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现汇帐户:
1、境外法人或自然人作为投资汇入的外汇;
2、境外借款和发行债券、股票取得的外汇;
3、劳务承包公司境外工程合同期内调入境内的工程往来款项;
4、经批准具有特定用途的捐赠外汇;
5、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及其他境外法人驻华机构的外汇;
6、个人所有的外汇。
上述范围内用于支付境内费用的部分,均应向外汇指定银行兑换人民币办理支付。
取消现行的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对现有留成外汇额度余额和前述允许开立现汇帐户范围以外的现汇存款,按以下原则处理:
留成外汇额度余额允许按1993年12月31日公布的外汇牌价继续使用。对汇率并轨前已办理结汇,尚未分配入帐的留成外汇额度,应在1994年1月31日以前办完入帐,也允许按1993年12月31日公布的外汇牌价继续使用。
前述允许开立现汇帐户范围以外的现汇存款,在实行结汇制后,可继续保留原有现汇帐户,只许支用,不许存入,用完为止。帐户内余额允许用于经常项目支付、偿还外汇债务或向银行结售。
二、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
在实行售汇制后,取消经常项目正常对外支付用汇的计划审批。境内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在此项下的对外支付用汇,持如下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兑付:
1、实行配额或进口控制的货物进口,持有关部门颁发的配额、许可证或进口证明以及相应的进口合同;
2、实行自动登记制的货物进口,持登记证明和相应的进口合同;
3、除上述两项以外,其他符合国家进口管理规定的货物进口,持进口合同和境外金融机构的支付通知书;
4、非贸易项下的经营性支付,持支付协议或合同和境外金融、非金融机构的支付通知书。
非经营性支付购汇或购提现钞,按财务和外汇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对向境外投资、贷款、捐赠的汇出,继续实行审批制度。
作为一项过渡措施,改革初期对出口企业按结汇额的50%在外汇指定银行设立台帐。出口企业出口所需用汇及贸易从属费,持前述有效凭证,由银行在其台帐余额内办理兑付。出口企业出口所需用汇,超过台帐余额的部分,仍可以按国家规定的办法,持有效凭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
兑付。
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后,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外汇指定银行是外汇交易市场的主体。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主要职能是为各外汇指定银行相互调剂余缺和清算服务。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由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监督管理。
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每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交易的中间价,并参照国际外汇市场变化,同时公布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
币的汇率。各外汇指定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范围内自行挂牌,对客户买卖外汇。在稳定境内通货的前提下,通过银行间外汇买卖和中国人民银行向外汇交易市场吞吐外汇,保持各银行挂牌汇率的基本一致和相对稳定。
四、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和服务职能
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所需人民币资金原则上应由各银行用自有资金解决。国家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算周转外汇实行比例管理。各银行结算周转外汇的比例,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其资产和外汇结算工作量核定。各银行持有超过其高限比例的结算周转外汇,必须出售给其他外汇指定银行
或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结算周转外汇降到低限比例以下时,应及时从其他外汇指定银行或中国人民银行购入补足。
为使有远期支付合同或偿债协议的用汇单位避免汇率风险,外汇指定银行可依据有效凭证办理人民币与外币的保值业务。
各外汇指定银行要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按规定办理结汇、售汇和开户、存贷等业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费用,依法经营,公平竞争。
五、严格外债管理,建立偿债基金,确保国家对外信誉
对境外资金的借用和偿还,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管理、金融条件审批和外债登记制度。为境外法人(含中资控股的机构和企业)借款出具担保,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办理。
为确保国家的对外信誉,必须加强外债偿还的管理,继续实行“谁借谁还”的原则。债务人应加强对借用外债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创汇能力。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有关部门和外债较多的企业按债务余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偿债基金,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现汇帐户存储。

国家批准的专项还贷出口收汇,可以直接进入该帐户。专户资金只能用于对外支付本息,不得转移或用于其他支付。
债务人还本付息应从其偿债基金专户中支付,如发生困难,经外汇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根据借款协议,凭外债登记证和还本付息核准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兑付。债务人要求在贷款协议规定到期日之前提前对外偿付的,须按规定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未办理登记手续的外
债和境内机构违反规定为境外法人借债提供担保引起的支付责任,各银行不得擅自为其办理对外支付。
已发放的境内金融机构自营外汇贷款,债务人可用创汇收入直接偿还,也可按贷款协议规定,用人民币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偿还。实行新体制后,境内金融机构借入境外贷款和吸收外币存款发放的贷款,仍采取贷外汇还外汇的方式,还款外汇按上述办法解决。
六、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体制仍维持现行办法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入,允许在外汇指定银行或境内外资银行开立现汇帐户。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家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对外支付和偿还境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本息,可从其现汇帐户余额中直接办理;超出现汇帐户余额的生产、经营、还本付息和红利汇出的用汇,由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根
据国家授权部门批准的文件及合同审核批准后,向外汇指定银行购买。
七、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
自1994年1月1日起,取消任何形式的境内外币计价结算;境内禁止外币流通和指定金融机构以外的外汇买卖;停止发行外汇券,已发行流通的外汇券,可继续使用,逐步兑回。
八、加强国际收支的宏观管理
加强对外汇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情况及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逐步完善我国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加强对收、付汇和借还外债的核销、统计、监督和管理,堵塞漏洞,减少、杜绝外汇流失。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确保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1993年12月2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附英文)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附英文)
国务院

命令
一九五九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以来,全国推广米制、改革市制、限制英制和废除旧杂制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贯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适应我国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推进科学技术进
步和扩大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在采用先进的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经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日国务院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计量局《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请示报告》、《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现发布命令如下:
一、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附后)。
二、我国目前在人民生活中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可以延续使用到一九九0年,一九九0年底以前要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农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革,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改革方案,另行公布。
三、计量单位的改革是一项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事,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充分重视,制定积极稳妥的实施计划,保证顺利完成。
四、本命令责成国家计量局负责贯彻执行。
本命令自发布之日起生效。过去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命令有抵触的,以本命令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见表1);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见表2);
(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见表3);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见表4);
(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词头见表5)。
法定单位的定义、使用方法等,由国家计量局另行规定。
表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量 的 名 称 | 单 位 名 称 | 单 位 符 号
------------------------------
长 度 | 米 | m
质 量 | 千克(公斤) | kg
时 间 | 秒 | s
电 流 | 安[培] | A
热力学温度 | 开[尔文] | K
物质的量 | 摩[尔] | mol
发光强度 | 坎[德拉] | cd
------------------------------
表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
量 的 名 称 | 单 位 名 称 | 单 位 符 号
------------------------------
平 面 角 | 弧 度 | rad
立 体 角 | 球 面 度 | sr
------------------------------
表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
量 的 名 称 |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其它表示式例
----------------------------------
频 率 |赫[兹] | Hz | 1/s
力;重力 |牛[顿] | N | kg·m/秒平方
压力,压强;应力 |帕[斯卡] | Pa | N/平方米
能量;功;热 |焦[耳] | J | N·m
功率;辐射通量 |瓦[特] | W | J/s
电荷量 |库[仑] | C | A·s
电位;电压;电动势 |伏[特] | V | W/A
电 容 |法[拉] | F | C/V
电 阻 |欧[姆] | Ω | V/A
电 导 |西[门子] | S | A/V
磁通量 |韦[伯] | Wb | V·s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 | T | Wb/平方米
电 感 |亨[利] | H | Wb/A
摄氏温度 |摄氏度 | ℃ |
光通量 |流[明] | lm | cd·sr
光照度 |勒[克斯] | lx | lm/平方米
放射性活度 |贝可[勒尔]| Bq | 1/s
吸收剂量 |戈[瑞] | Gy | J/kg
剂量当量 |希[沃特] | Sv | J/kg
-------------------------------------
表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
量 的 名 称| 单 位 名 称 | 单位符号 | 换算关系和说明
---------------------------------------------
| 分 | min |1 min=60s
时 间 | [小]时 | h |1 h=60min=3600s
| 天(日) | d |1 d=24h=86400s
---------------------------------------------
| [角]秒 |(") |1"=(π/648000)rad
平 面 角 | | | (π为圆周率)
| [角]分 |(') |1'=60"=π/10800)rad
| 度 |(°) |1°=60'=(π/180)rad
---------------------------------------------
旋转速度 | 转每分 |r/min |1r/min=(1/60)/s
---------------------------------------------
长 度 | 海 里 |n mile|1n mile=1852m
| | |(只用于航程)
---------------------------------------------
| 节 | kn |1kn=1n mile/h
速 度 | | |=(1852/3600)m/s
| | |(只用于航行)
---------------------------------------------
质 量 | 吨 | t |1t=1000kg
| 原子质量单位 | u |1u≈1.6605655×10的-27次方 kg
---------------------------------------------
体 积 | 升 | L,(l)|1L=1立方分米=1/1000立方米
---------------------------------------------
能 | 电子伏 | eV |1eV≈1.6021892×10的-13次方J
---------------------------------------------
级 差 | 分 贝 | dB |
---------------------------------------------
线 密 度 | 特[克斯] | tex |1tex=1g/km
---------------------------------------------
表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
所表示的因数 | 词头名称 | 词头符号
---------------------------------
10的18次方 |艾[可萨] | E
10的15次方 |拍[它] | P
10的12次方 |太[拉] | T
10的 9次方 |吉[咖] | G
10的 6次方 | 兆 | M
10的 3次方 | 千 | k
10的 2次方 | 百 | h
10的 1次方 | 十 | da
10的-1次方 | 分 | d
10的-2次方 | 厘 | c
10的-3次方 | 毫 | m
10的-6次方 | 微 | μ
10的-9次方 |纳[诺] | n
10的-12次方 |皮[可] | p
10的-15次方 |飞[母托] | f
10的-18次方 |阿[托] | a
---------------------------------
注:1、周、月、年(年的符号为a),为一般常用时间单位。
2、[ ]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3、( )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
4、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不处于数字后时,用括弧。
5、升的符号中,小写字母1为备用符号。
6、r为“转”的符号。
7、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8、公里为千米的俗称,符号为km。
9、10的四次方称为万,10的八次方称为亿,10的十二次方称为万亿,这类
数词的使用不受词头名称的影响,但不应与词头混淆。
(附英文)

DECREE OF THE STATE COUNCIL CONCERNING THE USE OF UNIFORM LEGALMEASURES IN THE COUNTRY

Important Notice: (注意事项)

英文本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法制局编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法规汇编》(1991年7月版).
当发生歧意时, 应以法律法规颁布单位发布的中文原文为准.
This English document is coming from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ING FOREIGN-RELATED MATTERS" (1991.7)
which is compiled by the Brueau of Legislative Affairs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published by the China
Legal System Publishing House.
In case of discrepancy, the original version in Chinese shall prevail.

Whole Document (法规全文)

DECREE OF THE STATE COUNCIL CONCERNING THE USE OF UNIFORM LEGAL
MEASURES IN THE COUNTRY
(Issued on February 27, 1984)
Since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Decree Concerning the Unif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Measurement in 1959, which stipulates that the metric system
is the basic system of measurement in the country,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promoting the metric system, reforming the Chinese
market system, restricting the British system and abolishing the old and
mixed systems in China.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invigorating the economy at home,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undertakings,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roade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the State Council has
decided to further unify the measures of the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adopting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measurement. The 21st
Executive Meeting of the State Council held on January 20, 1984 discussed
and approved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submitted by the State Measurement
Bureau: the Report Concerning the Use of Uniform Legal Measures in the
Country, the Suggestion Concerning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the Country's
Legal Measures, and the Legal Measur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Decree is hereby issued:

I. The Legal Measur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e the Appendix)
shall be adopted in any measurement in our country.
II. The Chinese market system of measures currently in use in daily
commercial activities may remain applicable till the end of 1990, before
which the transition to the national legal measures must be completed. As
for the reform of farmland measures, a reform plan shall be drawn up and
promulgated separately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II. The reform of measures is a matter which concerns all walks of life
and broad masses of people. Leading cadres in the various localities and
departments must pay adequate attention to it and formulate vigorous and
reliable plans of implementation so as to ensure its successful
completion.
IV. The State Measurement Bureau shall be vested by this Decree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thereof.
This Decree shall go into effect from the date of issuance. If any
previous provisions come into conflict with this Decree, this Decree shall
prevail.
THE LEGAL MEASUR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legal measures of the countr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legal
measures) include:
(1) basic uni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measurement (see Table 1);
(2) auxiliary units 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measurement (see Table
2);
(3) units derived from the ones with special nam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measurement (see Table 3);
(4) units of non-international system of measurement chosen by the State
(see Table 4);
(5) units formed by combining the above units;
(6) units formed by the symbols (see Table 5) and the above units
multiplied or divided by 10.
The definitions, uses, etc. of the legal measures shall be stipulated
separately by the State Measurement Bureau.
Table 1 Basic Uni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Measurement.

|============================|===================|===============|
|Name of Measure | Name of Unit | Unit Symbol |
|============================|===================|===============|
|Length | Metre | m |
|Mass | Kilogram (kilo) | kg |
|Time | Second | s |
|Electric Current | Ampere | A |
|Thermodynamic Temperature | Kelvin Degrees | K |
|Quantity of Matter | Gram-molecule | mol |
|Luminance Brightness | Candle | cd |
|============================|===================|===============|

Table 2 Auxiliary Uni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Measurement
|===========================|===================|================|
|Name of Measure | Name of Unit | Unit Symbol |
|===========================|===================|================|
|Plane Angle | Radian | rad |
|Solid angle | Steradian | sr |
|===========================|===================|================|
Table 3 Units Derived from the Ones with Special Nam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Measurement

|======================|===============|============|==============|
|Name of Measure | Name of Unit | Unit Symbol|Other Formulas|
|======================|===============|============|==============|
|Frequency | Hertz | Hz | 1/S |
|----------------------|---------------|------------|--------------|
|Force, Gravity | Newton | N | Kg.m/(s*s) |
|----------------------|---------------|------------|--------------|
|Presure, Stress | Pascal | Pa | N/(m*m) |
|----------------------|---------------|------------|--------------|
|Energy; Work; Heat | Joule | J | N*m |
|----------------------|---------------|------------|--------------|
|Power; Radiant Flux | Watt | W | J/s |
|----------------------|---------------|------------|--------------|
|Electric Charge | Coulomb | C | A*s |
|----------------------|---------------|------------|--------------|
|Electric Potential; | | | |
|Voltage; | Volt | V | W/A |
|Electromotive force | | | |
|----------------------|---------------|------------|--------------|
|Capacitance | Farad | F | C/V |
|----------------------|---------------|------------|--------------|
|Resistance | Ohm | j | V/A |
|----------------------|---------------|------------|--------------|
|Conductance | Siemens | S | A/V |
|----------------------|---------------|------------|--------------|
|Magnetic Flux | Weber | Wb | V*s |
|----------------------|---------------|------------|--------------|
| | | | |
|Magnetic flux Density.| Tesla | T | Wb/(m*m) |
| Magnetic Induction | | | |
|----------------------|---------------|------------|--------------|
|Inductance | Henry | H | Wb/A |
|----------------------|---------------|------------|--------------|
|Centigrade Temperature| Degree | xC | |
| | (Centrgrade) | | |
|----------------------|---------------|------------|--------------|
|Luminous Flux | Lumen | lm | cd*sr |
|----------------------|---------------|------------|--------------|
|Illumination | Lux | lx | lm/(m*m) |
|----------------------|---------------|------------|--------------|
|Radioactive Activity | Becquerel | Bq | 1/s |
|----------------------|---------------|------------|--------------|
|Absorption Dosage | Gray | Gy | J/Kg |
|----------------------|---------------|------------|--------------|
|Dose Equivalent | Sievert | Sv | J/Kg |
|======================|===============|============|==============|

Table 4 Units of Non-International System of Measurement
|=================|==============|=============|==============================|
|Name of Measure |Name of Unit |Unit Symbol |Conversion/Explanation |
|=================|==============|=============|==============================|
|Time |Minute |min |1min=60s |
| |Hour | h |1h = 60min = 3,600s |
| |Day | d |1d = 24h = 1,440min = 86,400s |
|-----------------|--------------|-------------|------------------------------|
|Plane Angle |Second |(") |1" = (c/648,000) rad |
| |minute |(') |1'= 60" = (c /10,800) rad |
| |Degree |(x) |1 = 60' = (c /180) rad |
|-----------------|--------------|-------------|------------------------------|
|Revolving Speed |Round per | | |
| |Minute |r/min |1r/min = (1/60)/second |
|-----------------|--------------|-------------|------------------------------|
|Length |Nautical Mile |n mile |1 n mile = 1852m |
| | | |(only used for voyages) |
|-----------------|--------------|-------------|------------------------------|
|Speed |Knot |Kn |1 kn = 1 n mile/h = |
| | | |(1852/3600) m/s |
| | | |(only used for voyages) |
|-----------------|--------------|-------------|------------------------------|
|Mass |Ton |t |1 t = 1,000 Kg |
| |Atomic | | |
| |Weight Unit |u |1 u w 1.6605655 * 10 exp-27 |
|-----------------|--------------|-------------|------------------------------|
|Volum |Litre |L, (l) |1 L = 1/1000 (m*m*m) =1dm
3 |
|-----------------|--------------|-------------|------------------------------|
|Energy |Electron- | | |
| |volt |eV |1 eV w 1.6021892 * exp -19 J |
|-----------------|--------------|-------------|------------------------------|
|Differential |Decibel |dB | |
|-----------------|--------------|-------------|------------------------------|
|Line Density |tex |tex |1 tex = 1 g/Km |
|=================|==============|=============|==============================|

Table 5 Special Terms and Symbols of the Multiples and Fractions of 10
|============|=================|=========|
| Factor |Special Terms in | Symbol |
| | Chinese | |
|============|=================|=========|
| 10 exp 18 | 艾[可萨] | E |
|------------|-----------------|---------|
| 10 exp 15 | 拒[它] | P |
|------------|-----------------|---------|
| 10 exp 12 | 太[拉] | T |
|------------|-----------------|---------|
| 10 exp 9 | 吉[咖] | G |
|------------|-----------------|---------|
| 10 exp 6 | 兆 | M |
|------------|-----------------|---------|
| 10 exp 3 | 千 | k |
|------------|-----------------|---------|
| 10 exp 2 | 百 | h |
|------------|-----------------|---------|
| 10 exp 1 | 十 | da |
|------------|-----------------|---------|
| 10 exp -1 | 分 | d |
|------------|-----------------|---------|
| 10 exp -2 | 厘 | c |
|------------|-----------------|---------|
| 10 exp -3 | 毫 | m |
|------------|-----------------|---------|
| 10 exp -6 | 微 | f |
|------------|-----------------|---------|
| 10 exp -9 | 纳[诺] | n |
|------------|-----------------|---------|
| 10 exp -12 | 皮[可] | p |
|------------|-----------------|---------|
| 10 exp -15 | 飞[母托] | f |
|------------|-----------------|---------|
| 10 exp -18 | 阿[托] | a |
|============|=================|=========|

N.B.
1. "Week", "month", and "year" (the symbol for "year" is "a")
are units of time in common use.
2. The word in the bracket[] can be omitted when the omission
is not liable to cause confusion.
3. The word in the parenthesis ( ) are synonyms for the words
immediately before them.
4. The symbols for angle units (degree, miniute and second) are
put into parentheses when they are not preceded by numerals.
5. In the symbol for the litre, the small letter "l" is an
alternate synbol.
6. "r" is the symbol for "revolving".
7. "Mass" is commonly called "weight" 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trade.
8. "Gong li" is a popular name for "kilometre" and its symbol
is "km".
9. 10 exp 4,
10 exp 8 and
10 exp 12
are respectively called "wan", "yi", and "wan yi" in Chinese.
The use of such numerals is not affected by the special terms
listed in Table 5, but they should not be mixed up with the
special terms.



1984年2月27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修正)

广西人大常委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正)
广西人大常委会


(1993年1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7年1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自治区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其附属物;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及其附属物;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用品、祭祀用具、土司官署、民族建筑、陵园墓地、碑碣、石刻、岩画、重要文献资料、手稿、字画、照片、典籍等;
(七)反映历史上中外关系、民族关系的重要遗址、建筑、遗物;
(八)其它需要保护的文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三条 自治区境内地下、水下、洞穴内遗存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等,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机关、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组织收藏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条 属于集体、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世文物,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管理的规定和本条例的规定。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区文物保护工作。市(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第二章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和经费
第六条 各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按国家规定的职责范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管理的日常业务工作。
第七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义务,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和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 文物事业经费和文物基建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城市中的文物属于社会公益设施的,其保护、保养、维修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城市维护费开支项目。
文物事业单位的业务收入,应当全部用于文物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第九条 国家和自治区所拨文物经费由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市(地区)、县、自治县文物经费由本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专款专用。

第三章 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条 自治区境内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自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自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备案。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备案。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由所在地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作出标记,予以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拆毁、变卖。
属于集体、私人所有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保护。
第十一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市、县、自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公布的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标志界桩,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移动、损毁。
第十二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因特殊情况需要建设的,必须经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的,必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第十三条 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改建、拆除、迁移。因特殊需要必须改建、拆除或者迁移的,须报经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决定。经批准后必须做好建筑文物的测绘、记录、照像等资料工作。对迁移
的建筑物,按原状、原材料在新址修复。拆除的建筑构件、艺术和建筑材料交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使用。上述工作所需经费和劳动力,由建设单位列入投资计划和劳动计划。
第十四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文物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与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方案及有关技术图纸须经同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同级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会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将规划区域内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文物的保护措施,纳入规划。
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涉及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自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单位在进行选址和工程设计时,必须按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事先会同该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保护措施,列入设计任务书,并报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建设单位必须事先会同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保护措施,列入设计任务书,并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第十七条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维护保养、修缮时,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严格履行报批手续。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自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计划和设计施工方案,必须报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计划和设计施工方案
,必须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文物修缮保护工程应当接受审批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工程竣工时,应当报审批机关验收。
第十八条 经批准使用文物保护单位的非文物单位应当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养和维修,严禁损毁、改建、增建或者拆除。
第十九条 属于集体或者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物,经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如需改变所有权,应当事先征得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国家为保护文物需要征购时,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禁止在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封建迷信活动。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除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批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以外,不得从事宗教活动。
在经批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关宗教组织和人员应当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维修,其活动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并有专人管理,确保文物安全。文物管理机构有权检查、监督、指导。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应当全面规划,加强保护管理工作。在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重点保护区或者文物风景区,城市建设规划应当保持其特有风貌。

第四章 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
第二十二条 自治区境内地下、水下、洞穴内埋藏的文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挖掘和占有。一切考古发掘工作,必须按国家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了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需在本自治区进行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的,应当事先征得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二十三条 因建设工程工期紧迫或者有自然破坏的危险,急需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及地下文物,由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文物机构进行,同时补办批准手续。
第二十四条 考古发掘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工作规程,保证发掘质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组织人员对考古发掘工作进行核查。
考古调查、发掘单位在调查、发掘结束后,应当及时将所有收集、出土的文物分类造册,并报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出土文物由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保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留用。发掘单位所需科研教学标本,必须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
准,履行调拨手续。
第二十五条 在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项目时,建设单位应当事先会同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力量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文物调查或者勘探;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进行文物调查或者勘探的中、小型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项目,可以按规定
进行文物调查、勘探。
建设项目施工范围发现文物,应当立即停工或者局部停工,保护现场,同时报请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7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有重要发现的,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及时报请上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认
定需要原地保护的,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
第二十六条 在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中出土的文物,应当及时交给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匿、变卖、侵占或者损坏。
第二十七条 因基本建设、生产建设需要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发掘的,所需经费和劳动力由建设单位列入投资计划和劳动计划,或者报上级计划部门解决。
第二十八条 涉外考古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工作涉外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章 馆藏文物
第二十九条 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藏品保护管理制度和藏品档案,对所收藏的文物要逐件登记,分级造册,账、物分别指定专人保管。严禁出卖、馈赠和私自占有收藏的文物。三级以上文物藏品应当报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登记备案。
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一、二级文物藏品档案;市(地区)、县、自治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内一、二、三级文物藏品档案。
自治区境内馆藏文物的等级,由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全民所有制的文物收藏单位文物库房的建设,配置安全保护设施。
一级文物藏品和保密性文物藏品,设专库或者专柜重点保管,不具备收藏上述文物条件的单位,由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保管。
第三十一条 一级文物藏品的调拨、借用、交换和展览,须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二级以下文物藏品调拨、借用、交换和展览,报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六章 文物的安全管理
第三十二条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及其他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保卫机构或者配备专职保卫人员。
第三十三条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及其他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库房、展厅和其他存放文物的场所的建筑必须坚固。凡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禁止存放文物。技术安全设备不够完善的展厅,不得陈列一、二级文物。
第三十四条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及其他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按《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和《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要求配备防火、防盗、防雷、防尘、防潮、防蛀等安全保护设施,公安以及有关部门予以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技术安全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和安装的部分,电缆的走向、信号的使用及值班人员的工作规律等,均属机密,应当建立技术档案,不得泄露。
第三十五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及其他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库房附近,严禁存放易燃品、易爆品、易腐蚀品、有毒物品、放射性物品或者其他危险品。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禁止开山、采石、挖沟、取土、放牧、射击、狩猎、砍伐树木等一切危及文物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六条 禁止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古迹名胜区的崖壁上新刻今人、古人的作品。因特殊需要刻的,应当事先将拟刻作品及其作者、拟刻作品的尺寸及拟刻的位置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第七章 流散文物
第三十七条 流散文物的收购、拣选和接收,由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由指定的单位负责,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此项活动。
第三十八条 文物的经营,由国家或者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的文物商店在核定的经营范围内进行。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进行文物销售或者拍卖活动。
第三十九条 经营文物监管物品,必须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私人所有的文物可以采取捐赠、出卖等方式转让给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全民所有制文物收藏单位,也可以由国家指定的文物商店收购。
私人收藏的文物,严禁倒卖牟利,严禁私自卖给外国人。
第四十一条 文物收购、征集人员在收购、征集、拣选文物时,应当出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发给的证件。收购、征集、拣选到文物应当及时登记,入库保存。严禁文物征集、收购、拣选人员借工作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非法代购文物。
第四十二条 银行、冶炼厂、造纸厂、供销社以及其他废旧物资回收部门发现违法出售文物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在收购废旧物品中拣选到的文物,应当移交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不得销毁、损坏和出售。
银行留用拣选到的历史货币进行科学研究的,应当征得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
司法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海关等部门在查处违法犯罪活动中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应当在结案后连同有关资料立即移交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保管或者收藏。

第八章 文物的拓印、复制、拍摄、测绘
第四十三条 自治区境内文物石刻的拓印,由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拓印。因特殊情况需要拓印的,须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四十四条 文物的拓片不准出售。翻刻副版拓片出售的,应当事先将出售的副版拓本报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凡内容涉及我国疆域、外交、民族关系、科学资料和未发表的墓志铭、石刻等,禁止翻刻副版拓片出售。
未经国家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国外提供拓片。
第四十五条 文物的复制、仿制由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国家一级文物藏品的复制,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二、三级文物藏品的复制,报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文物复制按照批准的数额进行,复制的文物必须标明单位
、时间、复制品编号,未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第四十六条 未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自治区境内搭架临摹古代岩画、石窟造像、墓葬壁画和测绘古遗址、古建筑和纪念建筑。
第四十七条 文物保护单位和各级各类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品,未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准全面系统拍摄或者录像,不准将文物从陈列柜中提出拍摄。
未经自治区和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准外国人在未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和考古发掘现场考察、拍摄、录像。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国外提供未经公开发表或者公开展览的文物照片。需与国外合作出版文物书刊,应当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国内宣传、出版、研究、教学单位需在自治区境内拍摄文物照片,必须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并不得转交国外使用。
第四十八条 利用文物及文物场景拍摄电影、电视及录像的,必须事先提出制片计划,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按文物的级别审核批准。
境外同我国合作拍摄文物专题电影、电视和录像,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拍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遵守文物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文物安全。在拍摄电影、电视、录像过程中,不准超过批准拍摄的范围。严禁用文物作拍摄道具。

第九章 文物出境
第四十九条 文物出境必须事先向海关申报,经国家指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文物鉴定机构鉴定。经鉴定许可出境的文物,由鉴定部门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从指定的口岸出境;经鉴定不准出口的文物,由指定的文物管理机构登记发还或者收购,必要时可以
征购。对涉嫌以盗掘、盗窃、掠夺、倒卖、走私等非法手段攫取的文物应予扣留,并依法通报有关机关审查处理。
第五十条 从文物商店购买的文物出境,应当按规定位置钤盖火漆印章并持外销发票,经海关核对审验后方可出境。
第五十一条 文物出国展览应当事先向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章 奖励与惩罚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一)认真执行文物政策法规,保护文物成绩显著的;
(二)为保护文物与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或者揭发、检举盗窃和走私文物犯罪分子,对破案有功的;
(三)将个人收藏的文物捐献给国家的;
(四)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
(五)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上有重要发明创造或者其他重要贡献的;
(六)在文物面临破坏危险的时候,抢救文物有功的;
(七)从事文物拣选、征集、文物调查、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重要文物并有显著成绩的;
(八)在文物保护管理、文物修缮、文物市场管理、文物安全保卫工作中成绩显著的;
(九)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有显著成绩的。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十一条规定,擅自拆除、损坏文物安全设备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赔偿损失,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规定,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或者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的,由城乡规划部门或者由城乡规划部门根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责令停工、拆除违法修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可以并处二万元
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和第二十五条规定,进行建设工程选址和工程设计事先不征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不经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文物调查、勘探,或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修缮、拆除、迁移时不按规定进行的,由城乡规划部门或者城乡
规划部门根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责令其停止建设、修缮、拆除、迁移,赔偿损失,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二十条规定,利用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或者宗教活动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其停止活动,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二条规定,擅自进行考古钻探的,由公安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根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予以制止、没收其工具,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三十一条规定,私自调用、借用国家收藏文物的,由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追回调用、借用文物,没收非法所得,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七)违反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品、放射性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品,危及文物安全的,由公安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根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责令搬走危险品,没收器具,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开山、采石、挖沟、取土、放牧、射击、狩猎、砍伐树木等危及文物安全的,由公安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根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予以制止,可以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第三十六条规定,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古迹名胜区的崖壁上新刻今人、古人作品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销毁,恢复原状,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第四十一条规定,文物征集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非法代购文物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收购的文物,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十一)违反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规定,进行文物复制、拓印、拍摄、测绘或者翻刻副版拓片出售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并没收全部文物复制品、拓片、照片、录像带、临摹、测绘图纸;
(十二)违反第四十九条规定,出口文物或者携带文物出境不经申报,或者不经鉴定的,由海关予以没收,并处以罚款。
本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各自的职责作出决定。
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处罚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五条 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1997年1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八)项“违反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开山、采石、挖沟、取土、放牧、射击、狩猎、砍伐树木等危及文物安全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可以并处三百元以下罚款”修改为:“违反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开山、采石、挖沟、取土、放
牧、射击、狩猎、砍伐树木等危及文物安全的,由公安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根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予以制止,可以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



1993年12月11日